

數字技術賦能專業建設
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受時間與空間的桎梏,知識傳遞途徑相對單一,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與多元化的學習訴求。而數字化技術憑借其強大的模擬、交互以及資源整合能力,打破了這些壁壘。虛擬仿真教學資源能夠高度還原復雜的專業場景,無論是抽象的理論知識,還是危險、昂貴的實踐環節,都能以可視化、沉浸式的方式呈現,使學生在安全且低成本的環境中深度體驗專業實操,增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借助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教學過程得以精準化、智能化,根據學生學習行為與反饋,定制專屬學習路徑,及時診斷學習問題并提供針對性輔導,真正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各專業教學質量與人才培養水平的飛躍式提升,推動教育朝著更高效、更優質、更公平的方向蓬勃發展。
數字技術實訓教學建設方案

教學痛點數字技術解決方案
代表案例
03/17
三興教育科技根據不同專業、不同教學實訓需求,對施工試驗裝置進行了優化和改進。這些裝置充分還原了真實施工設備、施工環境和施工操作,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還為培養適應現代工程建設需求的高素質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聞資訊
傳統教學受限于場地、空間、安全等因素限制,滿足不了當下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養。而虛擬仿真技術、數字孿生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應用,為教育提供了無限可能。通過搭建真實沉浸式場景,可以完全的沉浸在虛擬空間中自由探索和創造,身臨其境的參與其中,更加深刻的理解專業知識、獲得專業技能和提高創新能力。
11月15-17日,為期三天的第62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本屆高博會以“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主題,展覽展示面積近12萬平方米,集中展示了虛擬仿真XR技術、數字孿生技術、AI人工智能技術等前沿數字化技術創新成果,吸引了1000余所院校、近700家企業參會。上海三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攜全新的數字化教學實訓解決方案精彩亮相。
懷進鵬部長在2024年提出的“新雙高”戰略,旨在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的產教融合,創新推進以“辦學能力高水平、產教融合高質量”為導向的建設。這一戰略的核心目標是提升高職院校和專業的整體辦學水平,并通過高質量的產教融合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教學實訓裝置是指在教學應用領域上起到輔助教學的目的,讓學生不僅在停留在理論的環境上,更能親自動手操作,感受真正的貼合實際的生產生活經驗。三興教育科技提出的“實訓裝置+虛擬仿真”教學解決方案,解決了場地大、費用高、實訓艱難等難題,也受到了用戶的好評。
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海洋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都是永不枯竭的綠色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則是指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太陽能發電、海洋能發電和地熱能發電。生物質發電則包括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發電、農林廢棄物氣化發電、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填埋氣發電、沼氣發電等。
電力系統仿真模擬模型實訓裝置由發電、輸變電、配電、供用電設備設施與相對應的操作仿真軟件,模擬板、匹配三維動畫構成,配合的基礎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通過實訓認識觀摩學習與操作演練,使學員掌握電力設備運行與設備制造和檢修技術的基本能力,
資源下載
實體裝置模型系列 |
新能源發電裝置模型 |
500KV輸電實訓裝置 |
各種電廠模型沙盤 |
展覽展示模型沙盤 |
安全作業演練裝置 |
220KV變電站實訓裝置 |
各種采礦機械模型 |
大型港口碼頭沙盤模型 |
實體裝置模型系列 |
新能源發電裝置模型 |
500KV輸電實訓裝置 |
各種電廠模型沙盤 |
展覽展示模型沙盤 |
安全作業演練裝置 |
220KV變電站實訓裝置 |
各種采礦機械模型 |
大型港口碼頭沙盤模型 |
賬號申請試用
三興教育科技研創個性化、模塊化、活頁式、共享式數字化教學實訓解決方案與產品矩陣